8月2日举办的2018年“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国家新闻出版署司长谢东晖表示,当前,包括网络游戏在内的我国数字内容产业仍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企业应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谢东晖指出,我国数字内容产业主要面临四大问题:一是主流文化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一些作品执迷搜奇猎艳,传播文化糟粕;二是原创意识和能力不足,许多内容跟风模仿;三是内容质量不高,有企业热衷低俗作品,“打擦边球”;四是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过度消费等案例时有发生,相关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这些问题,社会各界反应强烈,迫切需要加强引导、严肃治理,充分发挥数字内容产品的正向作用,坚决遏制其负面影响,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未成年人是我国数字内容消费的主体。谢东晖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必须敢于担当,主动作为,采取切实措施着力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过度消费等问题,履行好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基础。
他表示,网络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与一般经济产业不同,它首先是内容产业、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准确认识和把握产业属性和角色定位,积极培育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才能找准发展方向。
出席会议的企业代表在现场对监管部门提出的上述要求给予回应: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表示,公司已经推出“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网易副总裁王怡表示,公司在游戏的顶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游戏载体推动中国文化全球输出。
当日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1050亿元,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在国内市场销售收入798.2亿元,海外销售收入46.3亿美元。同时,游戏产业与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的互动进一步加强,数字内容产业细分领域加速融合,产业链条逐渐完善。
据了解,下一步,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强化内容导向管理,完善法规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鼓励、扶持原创精品创作出版,推动中国游戏企业与游戏作品“走出去”;多措并举,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文化空间和产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