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授之以渔: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让企业社会责任实现良性循环

发布时间:2022-06-17

2017年12月12日,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企业公民委员会、中央电视台、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主办,被誉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奥斯卡”的“2017第13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2017中国优秀企业公民”称号,怡亚通星链残疾人就业帮扶项目被评选为“2017中国企业公民优秀公益项目”。

以下是怡亚通380平台副总裁许颖在会上的主题分享。

怡亚通380平台副总裁许颖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现在我们企业如何用创新模式做公益?金恪的董事长王总提到一个观点,我们如何让我们的慈善能够持续的良性循环下去?今天我的题目就是在新时代,新经济,新生态的大环境下,怡亚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资源赋能弱势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一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今天主要介绍一下这个项目。

这个是残疾人就业帮扶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介绍开始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大家知道在中国现在我们有多少残疾人?知道吗,8500万,真的是一个非常庞大数字,非常震惊,在传统时代这些残疾人他们如何生活呢?由于身体、技能、工作岗位的限制,他们很难找到相匹配的工作。但是现在我们处于一个新的时代,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如何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给他们赋能,让他们能够拥有与正常人一样的机会和能力。

残疾人就业和创业一直是社会的一个难题,现在新常态下,现在已经有一部分残疾人做了淘宝的客服,网络的操手甚至是微商,但是这些岗位一样需要残疾人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高位截瘫,还有一些智障,他们如何创业呢?这是我们怡亚通企业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们通过怡亚通供应链+互联网的思维,我们打造了怡亚通星链云店,这是我们企业的APP,它是为线下门店打造的一个APP。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比如说你家楼下有两个商店,一个是残疾人夫妇开的,一个是我们正常所看到的沃尔玛也好,或者是便利店也好,我们要买一瓶水或者买正常的生活用品,我们首先会想到,我到残疾人的商店里去看一看,他的商店里有没有。假如说是同等的价格,或者同等的品质,我们一定有一种意识,会去残疾人商店购买对吗?我看大多数人点头,就说明,人性本善,这是传统的方法,传统的方式。

当今互联网时代来了,我们是不是能够用互联网的方式帮助残疾人去开这样的一个商店,让他们跨越地域的限制,让我们所有人在买东西的时候,能够想到,有这样一批残疾人在开这样的一些商店,我们想买一些生活用品的时候我们考虑到同等价格,同等品质我先去这些人的商店里面购买。

怡亚通为什么能够做这样的项目呢?因为我们一直是国内领先的供应链企业。怡亚通有一个全国快速消费品的产品库,全国300个城市有我们的分子公司,我们通过星链的APP,帮助残疾人在这个APP上开一些公益的商店,通过我们自己员工内部还有外部的社会爱心人士的推广,能够把他们商店里的产品,通过微信的方式发给一些需要的人,让他们能够去上面购买这样的东西。我们企业主要是承载了这样一个产品库的建立还有这些残疾人的培训的工作,这样是一个帮扶逻辑。

我们具有四大优势,一个是企业的实力和丰富的产品库的资源。

第二个,我们有成熟的互联网团队和开店的APP的工具。

第三个,公益一定要可持续性发展,为什么要可持续性?你不能给帮扶人增加更多的成本。我们做过这样的公益调查,当你跟一百个人讲说你愿不愿意做公益,其实一百个人都会跟你说愿意,但是你让他每个月拿出现金做公益的时候,可能只有10%的人愿意,所以这个就是人性决定的。

我们怎么把公益做成持续性的行为?就是不要增加帮扶人的成本,让他们在日常生活过程当中,把慈善变成一种习惯,只是说在渠道上选择或者购买渠道上面有这样一个意识和行动就好了。

这个帮扶的逻辑会比较清晰,我们通过这样的赋能,让残疾人跟我们现在所说的万家也好,沃尔玛也好,京东也好具备同样的开店能力,他们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怡亚通也是给沃尔玛,京东这样的渠道供货的企业。所以我们通过给残疾人门店供货,帮他们开这样的门店,让他们具备了这样一个创业或者是生存的能力。

我们企业内部员工大约有三万人,对于员工,我们是这样的一个倡议,我们希望每个员工,每个月在残疾人门店消费150块钱,这样算起来,我们每年在残疾人门店就可以奉献出3600万爱心,我们又会推动每个员工,推动周边5个人在残疾人门店里面每个月消费50块钱,这样的话,我们在与残疾人门店又可以增加450万的创收。我们的愿望是希望每个残疾人每个月有500块钱的收入,这样光我们企业就可以帮助1350个残疾人进行创业。

这是我们残疾人店面相关的展示,有很多人会质疑说,许总你们这个是不是利用残疾人去赚钱?其实不是的,这个APP是我们企业对于线下门店的一个工具,我们只是在这个APP上开了一个公益的窗口,在于残疾人,我们通过他有残疾人证,这个国家唯一的授权证明我们给他开店的资质。残疾人店铺,我们不光给他做开店的培训,日常答疑,爆品推荐,残疾人情感的疏通和交流才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有这样的案例,有一个全身残疾很严重的一个叫“小草”的女士,她已经被病痛折磨到相当的程度,我们帮她开这个店以后,她没有时间去做经营,但是我们一开始已经辅导她上了一些产品,有一天她突然受到一条信息,她的门店有了收入,她就给我们帮扶人员微信,说感谢你们,这两天,我真的是生不如死,身体非常的痛苦,我有了自杀的念头,我们客服的小姑娘跟她做情感的沟通,她说就是这一条收入的微信救了我,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社会没有把我遗忘,我们后来做了很多情感疏通的工作,帮助残疾人创业是一方面,其实他们更希望有一份自食其力的能力,有这样的一个经营自己店铺的一个情感的寄托。

我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也会给家庭比较困难的残疾人寄一些月饼、年货。这是我们的星链大使活动,我们企业员工在周末走向街头,跟社区、公益人士宣传,让他们认领残疾人的店铺,我们的理念就是你想买牛奶或者是买一些纸巾,买一些生活用品的时候,你先上残疾人店铺里面看一看,是不是价格跟外面是一样的,你首先到他店铺里购买,是这样的一个推广行动。

我们相关的帮扶成果还是比较喜人的,现在收入最多的这个才5个月的时间,大约有一万三千块钱的收入,为什么它这么高呢?他是一个肾病的患者,因为他换肾需要10几万,我们企业内部首先发起了他这个店铺的倡议,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光企业员工在他店铺购买帮他实现了一万三千块的收入,这个我们会持续帮助下去。这个残疾人救助项目,10月18号在深圳深善益企行大赛上我们获得了大赛的冠军和一呼百应人气大奖。对残疾人帮扶项目,我们衍生了一个项目,现在城市里的小家电,包括一些电子用品的资源还是非常多的,就像我们手机淘汰了,或者家里的家电淘汰了,我们一般都是把它扔掉或者说回收旧物,实际上没有太大的用途,但是这些产品反而在他们残疾人很贫困的家庭是非常需要的。

所以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个,城市闲置资源定向的帮扶匹配平台,我们先搜集残疾人的需求,比如说他说我需要一个电饭锅,我需要一个智能手机开店,我们先把他的需求搜集上来,我们通过我们的媒介去发给各个社会的爱心人士,他们有这个东西就会跟我们联系,我们把需要的人的联系方式发给他,他直接把他的手机寄给需要的残疾人,我觉得城市里闲散资源的再利用,也是我们很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我们的目标与展望,希望每个残疾人店主每个月有5百元的收入,这样根本上的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是我们企业应该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