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全球社会面临人口、环境、能源、粮食、资源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能源紧张,粮食危机,水资源缺乏等问题,使整个人类社会的稳定受到极大威胁。
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全人类的高度关注。作为社会公民的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它与社会的依存度在急骤上升。联合国、多国政府、一些大企业、一批学者纷纷投入“人、企业、社会、自然环境相互依赖关系”的研究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渐成共识。2007年,联合国在瑞士举办了“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号召全球企业家为有效承担社会责任作出贡献。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前不久温总理批示,要求制订、实施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指南”。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有人这样下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在追求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必须兼顾与企业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利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共建和谐社会。这里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投资人、竞争者、政府、社区等任何可能受到企业决策与经营活动影响的利益群体。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这里由合同等法律责任,扩展到诚信、和谐、捐助等道义责任。
具体来讲,企业社会责任可分为企业内部、外部两部分。在企业内部,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为出资人创造利润,为员工谋求福利与安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要为节约资源而不懈推进技术进步等。在企业外部,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积极为社会和公益事业做奉献。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已在一些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大企业和企业领导者中推行。他们比别的企业和企业家更早地认识到,当今的企业竞争,已经进入成本、质量、环境、社会义务等全面的竞争时代。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的软实力和企业的长远竞争力。那种就生产论生产、就管理论管理的思维模式正在被新一代企业家摒弃。他们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之中,融入到激发员工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增强公司核心能力之中。一批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新型企业正在崛起。
几年以前,我考察瑞士巴塞尔的诺华公司总部,深感“快乐劳动”绝不是企业家的口号,也绝不是政治家的信条。“劳动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劳动”的理念,在那里付诸实践,企业里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近日有一组照片“泄露”网络引擎谷歌公司员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也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在逐步推广。在那里,人权、劳动权、创造力、竞争力被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我们也不断看到欧美一些跨国公司在公布年报的同时,对本企业的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同时公示。宝钢宣布已为社会与环境和谐相处而累计投入700亿元改造设备,并为教育、环境、博物馆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投入3亿多元,还为这次四川地震灾区捐献钱物1.17亿元。还有一些企业,在与供、销方订立合同之前,首先评估对方企业的社会责任状况,不同履行社会责任差的公司做生意。伦敦、大阪等大城市的政府,根据在本地注册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给予评估,对不合格的企业,“开除市籍”。诸如此类的许多事例说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正在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成本。改善员工福利,提升设备安全性,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全面控制污染排放,为提升产品质量而投资,为诚信守法经营而失去盈利机会,另外,为慈善事业捐献,为弱势社会群体捐助,为受灾人群无偿提供钱物等等,都是企业的付出,需要分摊在成本中,可能影响一时的产品竞争力。但是,这些行动却可赢得企业长期的信誉和公信力,激活企业人力资源,增强企业品牌价值。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正在考验着企业和企业家对“质量”、“长期竞争力”的认识能力和承受耐力。
制药企业更应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药品质量的极端重要,药品生产过程对员工的伤害性,药品工艺过程对自然环境的污染,都有别于其它产业。药品质量的优劣、品规的齐缺、价格的贵廉,时时处处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制药企业的企业家,应该更加自觉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身体力行,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的一项具体、系统的行动。
企业家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执行者。企业家必须摆正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应该牢记:造就股东、员工、顾客、社会四个方面利益同时最大化、和谐协调的局面,是自己的根本使命。发生在2007年的上海某企业重大药品质量事件,在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同时,也对企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如果用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部内涵去审视这一事件,会得到许多深刻的启示。以此为鉴,面壁思过,会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科学性、现实性和紧迫性。
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正在大力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新区政府已经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联席会议,并专设办公室,颁布了《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导则》、《三年行动纲领》以及许多评估标准。宝钢、巴斯夫等一批中外企业积极参与,逐步成为浦东新区的一大亮点。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在推进会员开展诚信企业、名优产品的评比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近期又大力推动会员抗震救灾。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把上述各项活动综合起来、统一起来,以“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深入下去,努力开创企业增长竞争力的新局面。衷心希望各会员企业的企业家们,能够对此早日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