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如何?近日,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发布报告,对13家省属国企自2008年以来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梳理。结果显示,广东省属国企经济绩效稳中有进,并在依法纳税、支持社会公益等方面取得良好社会绩效,但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数据披露不足。
广东省国资委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是广东省政研室首次就国企社会责任状况形成报告,并呈达给广东省决策层。虽然广东省新一轮国企改革细则尚在制定当中,但可以预见的是,引导国有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回应社会关切是重点内容之一。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国企改革的六大重点之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曾表示,国企要在深化改革中通过自我完善,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要担当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
此次广东省委政研室报告显示,广东主要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三方面,理解国企的社会责任。
在经济绩效方面,报告披露,除了承担政策性任务较重的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连续五年没有实现保值增值外,其余大多数企业在2008年-2012年都实现了国资保值增值。
社会绩效评价主要选取了守法经营、关爱员工、安全生产和支持公益事业等作为指标。数据显示,2012年,广东13家省属企业纳入总额达156.59亿元,其中完整披露5年数据的9家企业2012年纳税合计较2008年增长了14.74%。
从维护员工权益看,几乎所有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都达到98%以上,其中有8家企业达到100%。社会保险(放心保)在广东省属国企中的覆盖率也很高,有6家到了100%。
此外,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广东省对其社会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还有履行政府指令性任务的情况:交通集团兜底建设16条高速公路;铁投集团负责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水电集团不计成本抢险救灾等等。
然而,面对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环保问题,报告显示,13家省属国企在这方面的数据披露非常有限。这其中,2012年,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披露了环保投入数据,其中只有3家披露了2008年-2012年的环保投入数据。
另外,反映环境绩效的其他指标,如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值水耗、“三废”排放量、三废综合利用率等也只有少数公司对社会进行了披露。
另据了解,广东省委政研室是以公开发布的13家省属国企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依据,梳理分析得出上述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