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骆玲:履行社会责任要有连续性、统一性

发布时间:2022-06-17

   企业社会责任有什么内涵?企业如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履行好社会责任?“西三角”企业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近日,华西都市报专访了财政部PPP中心入库专家、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骆玲。
企业的社会责任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征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履行好社会责任是分层次和分阶段的。”骆玲表示,看一个企业是否履行了较好的社会责任有四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企业要不断地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这一点既是企业发展的“本职本份”也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再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创造民生福祉”,骆玲表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要对所在城市和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如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带动产业发展等等,这也是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应该履行的基本社会责任之一,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把根扎牢,实现企业和区域“双赢”。对于“西三角”地区的企业来说这是不轻的担子。
骆玲谈到,企业在做好上述两点之后,还应该考虑到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西三角’地区的企业较东部地区企业来说,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企业既要追求持续稳定增长,更要追求高质量的发展,即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这是企业履行基本社会责任很重要的一个内涵”。
“最后一个,也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就是企业不断成长,特别是进入成熟期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这时候就要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如开展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公益性活动”,骆玲表示,虽然一些公益性的活动与经营层面无关,但这关乎企业形象塑造与长久发展。这既应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要作为企业回馈社会的应有之义,“发展”与“责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关系。
“西三角”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还有差距
对于“西三角”地区的企业来说,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还应注意哪些问题?骆玲教授也从四个方面分享了他的观点。
“‘西三角’地区经济在快速发展,企业实力也不断壮大,但与东部地区和国外的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骆玲表示,首先,“西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竞争力,不把自己做大做强,不但基本的社会责任履行不了,还要地方政府不断的扶持或纾困,长久来说这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要强化履行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的理念。骆玲认为,“西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没有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到企业发展战略中来,只是在遇到问题,遇到热点时才有所行动,“对于企业来讲,履行社会责任要有连续性、统一性,不能‘图一时之快’,要意识到只有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才能促进企业更长久的发展,‘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应该从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因地制宜’,不能盲从,杜绝面子工程和形式主义”,骆玲表示,特别是“西三角”地区的企业不能违背市场运行规律和脱离区域发展实际来“履行社会责任”,更不能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这样无论对于企业发展,还是区域发展都无好处。
最后,骆玲表示,企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还应有政府和公众的助力,“政府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政策支持和诚信履约要有延续性、稳定性,公众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做好监督与响应,但同时也要理性和包容,这样才能形成‘同频共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