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了沿线国家的诸多经营活动。而要确保这些经营活动可持续,真正融入沿线国家经济社会中,必须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那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化企有哪些必尽的责任?又该如何履行这些社会责任呢?
一是积极倡导互利共赢理念。“一带一路”建设中,化企必须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在制定海外发展战略时,企业必须考虑各个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遵循共赢理念。如果企业只顾及自身的利益,忽视了与当地政府、社区、民众、行业协会的沟通,是很难行得通的。
二是合作重点聚焦民心相通。“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其中的要实现民心相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走出去”的化企不能将目光只局限于自身盈利上,而要做到与当地社会、民众、社区等利益相关方进行良好的沟通;要通过实施本土化经营、属地化管理、与当地社区建立良性关系、开展社区融合活动等方式,给当地老百姓带去发展机会,帮助当地居民就业、提升技能,解决他们的生活难题等,让当地人切实得到尊重与实惠,这样才能实现民心相通。
三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国内,生态环境保护都是影响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走出去”的化企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能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负面的环境事故。
四是实现文化包容。过去,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关注项目运营,更注重与当地政府部门打交道,而与当地社区的交流很少。这些年,一些具有社会责任理念的化企,开始转变观念,注重当地民众的利益需求,加强了沟通与交流,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文化等,并主动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助推了中国文化和当地文化的交流,形成了文化包容的共同体,值得借鉴。
总之,“走出去”的化企必须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标配,并在经营中贯彻执行,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在“一带一路”这盘大棋局中跑得快、站得稳、行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