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9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系列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22-06-17

   12月12日,“2019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榜单正式揭晓,40家致力于社会责任创新与实践的企业荣膺六大类奖项,包括环境生态贡献奖、伙伴关系贡献奖、创新驱动贡献奖、公益实践贡献奖、精准扶贫贡献奖和责任典范奖,获奖企业领奖代表相继登台,摘取奖杯并做出庄严承诺。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蓉在颁奖致辞中表示,2019年,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以“仁商赋能善商业”作为年度主题,旨在倡导企业社会责任通过赋能商业实践和创新促进跨界合作,从而实现多方共赢。为此,在本届评选体系中对相关内容权重也做了调高,同时,重新设定了整个榜单的奖项设置,使奖项更加贴近企业实践和具体事例。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影响力目标指导委员会成员、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兼CEO马蔚华发表了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与影响力投资”的演讲。马蔚华认为,现代公益应该用现代企业的模式进行管理、市场化原则配置资源、金融手段解决公益目的。影响力投资发展在我国发展迅速的原因,源于符合世界公益慈善历史的发展规律、符合当前社会向善的大趋势、符合中国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
主题为“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完整生态“的圆桌讨论环节由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周旭峰主持,希尔顿大中华区及蒙古企业事务副总裁Wendy Wang,51Talk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张礼明,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品牌公关、社会责任总经理林建刚共同参与讨论。
在周旭峰看来,原先公认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来自公司制约、政策法规等,如今从企业内生环节出现了一些变化,这成为一种新的寻找平衡的过程。Wendy Wang认为,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当中,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张礼明表示,一家企业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并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林建刚提出,每个公司都需要把公益和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上。
2019年,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驶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公司的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表现,认可社会责任投资的价值。当前,全球几家主要指数公司MSCI、富士罗素、标普道琼斯等纷纷纳入A股,随之而来的就是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企业进行ESG的指数评价,以此为依据来权衡自身的投资策略。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六任会长钱晓华演讲的主题为“环境保护应该发挥企业家的策划能力“,他认为,房地产的绿色供应链行动就是不绿色不采购,供应商如果违反了环境规定,就不采购产品。目前已经有100家企业参加这个行动,已经有一年几十亿的采购额是通过绿色供应链来采购,有效地管理了供应商的环境行为,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伟尔集团中国总裁、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董事局董事吕建中介绍了“企业的可持续商业领导力“。在他看来,可持续的商业领导力有三项重要因素,分别是:可持续商业战略思维决策力、将变革管理引入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引入网络化执行力。企业领导者们急需为企业建立新的可持续发展话语体系,要用可持续发展的通用语言讲述企业的故事、传达和教导员工形成凝聚力。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副总裁、公司业务及可持续发展负责人王洁现场进行了“携手共创可持续发展明天“主题演讲,她表示,能源转型的要点包括:通过技术的方式,让能源提升它的使用效率;最重要的脱碳能源形式——电气化。未来20年,电力投资或许将成倍增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分享了“ESG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介绍,对行业最新动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2019年已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CSR报告中,他总结了七项维度。分别是:社会责任管理、公司经营管理、产品的质量与创新、员工责任、多元化、环境责任、社会贡献和慈善。
据悉,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社会、环境和员工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职业健康、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方面,企业只有保持这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健康持续成长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