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指出,我国先后提出并确立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机构和企业也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还会拉动经济健康发展。改变生产方式、加大在环保领域的投入,已成为很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生存发展策略之一。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聊城启动了“重生之用”反哺自然行动。该行动致力于通过种养结合模式,把养殖废弃物、污染物转化为有机肥等可利用资源,实现资源重生和再利用,并因地制宜种植适宜植物,通过有机肥返田的方式促进土壤改良,让自然回归原生状态,反哺自然。新希望六和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导向,为所有大型规模化猪场配套了国内先进的粪污处理设施,同时配套相应的消纳土地和大型的粪污还田设施,构建了种养结合的基本体系,形成合作种植与科学养殖有机结合的模式,实现了粪污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确保零排放、零污染,与全产业链运营体系契合形成生态闭环。“公司把环保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先决条件,以化废为能的理念,以种养结合模式建立了能源型、循环型的粪污处理系统。我们致力于呵护地球健康,希望通过种养结合等方式化废为能,改善土壤,回馈自然,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此外,该公司采取“公司+规模农户”的合作模式,可配置规模化代养场约500处,给代养户实现“统一提供猪苗、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猪舍标准、统一商品猪回收”的六统一规范流程,能够为合作农户创造年收益约1.1亿元,带动当地及周边1500余户农民致富。资料显示,新希望六和致力于推进技术改造,促进资源节约和资源再利用,新建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都充分考虑最大可能的节约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我们重视环保投入,建设节约型企业,倡导员工开展环保公益活动,推行循环经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新希望六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近年来新希望六和在精准扶贫、教育及行业人才培养、食品安全等领域都有持续投入。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的号召,在“造血扶贫”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扶贫地区的客观状况,结合自身优势产业的成功经验,以基础性产业为依托,以现代畜牧业为方向,以绿色环保为标准,带头落实帮扶责任,积极推动产业化精准扶贫项目,扩大惠及范围,提升扶贫事业的力度。据了解,新希望六和先后在沂蒙山区革命老区、四川、西藏、新疆等地部分欠发达地区投资建厂70多家,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企业在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支持协同下,以多种方式开展精准扶贫项目。2017年11月,该公司提出10万新农民培训计划,通过联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培训10万名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型农技员和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人才,实现“造血扶贫”。在今年7月召开的2019年APEC工商领导人论坛上,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表示,新希望六和注重食品安全、社会公益,致力于成为可信赖的力量,并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在政府各项扶贫政策支持下,实践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技术扶贫。新希望六和在全国开展10万新农培训,去年累计培训农民21000多名。”此外,文化教育事业也是新希望六和重点支持的公益领域。如,该公司希望为畜牧业行业培养更多的人才,每年在14所农业院校设立奖学金、奖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