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行业担当

发布时间:2022-06-17

履行社会责任成共识

  每年七八月份,都是中国企业上一年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密集发布期。这些报告是企业上一年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果总结。在这方面,化企走在了前列,化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行业共识。

  从2008年开始,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三类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社会责任报告。随后,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呈井喷式增长态势。现在,越来越多的石油和化工企业积极投身于报告的发布行列,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大型国企成为发布报告的主力军。

  7月19日,中国石化正式发布第十二份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一年来,中国石化深入实施“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推进能源保障保供、全力以赴助力脱贫攻坚等履责工作,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关怀是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多家化企把责任关怀纳入公司的战略管理体系,并积极发布年度责任关怀报告。

  万华化学通过发布年度责任关怀报告,汇报总结其每年在责任关怀工作方面的努力。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万华化学始终坚持将员工以及社区的健康、安全、环保问题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久课题,将责任关怀六项准则的推行贯彻到公司发展每一个过程。

  全面提升仍任重道远

  尽管化工企业责任关怀理念日渐升温,但是对行业相关情况进行深度梳理后不难发现,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不少企业仍存短板,行业全面提升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是安全环保形势严峻。尽管化工行业近年来安全环保水平在持续提升,但是各企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中小企业和园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今年以来发生的响水天嘉宜等安全生产事故,给行业可持续发展蒙上了阴影。

  其次是化工科普力度有限。由于化工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造成部分公众对行业存在误解,向社会普及化工知识十分必要。目前,除跨国化企外,万华、中石油、中石化等全球化企积极开展化工科普活动,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效益。但是,除了这些领军企业主导活动之外,化工科普显得曲高和寡。

  最后,行业责任关怀参与度不足。截止到2018年底,已有500多家企业、50多家化工园区和十几家行业组织签署了责任关怀承诺书。但是,这与目前行业2.7万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相比,可谓凤毛麟角。如何带动更多的化企参与,是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对于这些问题,专家认为,推动化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要有政府的主导,还要有领军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促进,国内外专业机构、行业组织、媒体的持续普及推广,以及社会舆论的广泛监督。

  目前,国内一些先进化企已经在倡导供应链的绿色管理。中国石化将供应商通过ISO14000、ISO18000体系认证情况、建立保障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劳动保护措施到位情况、对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处置的管理等均纳入审查标准,并加大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在现场审查中的评分比重。

  万华化学也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的采购。从供应商准入到在交易供应商的例行考核,由采购部门负责全过程的供应链管理,培训供应商并要求其做出承诺,确保采购过程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