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一项针对参加哈佛商学院CSR高管教育项目的经理人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设多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涵盖纯慈善到环境可持续性,再到积极追求“共享价值”;管理良好的公司已经开始着手设计与公司宗旨和价值观相一致的切实可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计划,而不是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其商业倡议和目标完全结合起来。剑桥幸福亚太研究院的研究结果表明,CSR活动可以为企业带来加强品牌建设,赢得消费者信任,提高企业创新力,提升员工使命感、幸福度和满意度等诸多好处,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综合倡议,可以多方面综合优化企业成长,帮助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自中国银行业协会印发《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以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已经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始终秉持“负责任的借贷”理念,不仅有效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在中国的发展,而且通过多元化的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实践,向社会持续传递正能量,切实提升公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深耕基层全员参与贯彻企业社会责任
捷信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融入到日常运营和活动中,其CSR倡议呈现出纵向深耕基层和横向多领域跨界合作的创新特点,通过逐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倡议并付诸实现,捷信正在为社会不同群体带来切实的美好改变。
对捷信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不仅仅是进行恰当信息披露,满足监管方的合规需求或者资本市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捷信人都积极参与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进程中来,从而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普及金融知识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捷信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推广普惠金融建设,以“金融蒲公英”,“金惠工程”,“全国城镇职业青年财经素养教育项目”以及“新公民计划”等形式多样的项目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将普惠金融服务理念传达至各个群体,尤其帮助那些难以通过传统金融体系获得金融服务的群体获得金融常识和提高风险意识。
金融机构在开展普惠金融活动时具备天然的优势,而提升全民的金融素养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央行公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显示,消费者贷款知识、投资知识和保险知识较为薄弱,同时对风险责任的意识需进一步加强,而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金融素养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越高。通常而言,教育水平能够增强消费者对金融领域相关概念的理解能力,帮助消费者正确地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是捷信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长期贯彻执行。捷信集团董事会董事梅恺威(Mr. Mel Carvill)表示:“目前,捷信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已经覆盖了中国200万人群,未来还将使用互联网、游戏等更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开展更多活动,计划到2020年向600万人群普及金融知识。”
多领域跨界合作持续创造社会价值
捷信的企业社会责任还呈现出多领域跨界合作的特点,在公共健康、精准扶贫,赞助体育赛事等方面均有所实践。空中医疗急救是公共健康的重要一环,捷信凭借自身实力和资源,将捷克在航空医疗救援方面领先的技术和较为丰富的经验引入中国,助力中国打造“空中生命线”,让更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普惠的先进医疗服务,守护大众生命健康。
做负责任的公民让CSR融入企业发展倡议
对于处在经济转型阶段的中国而言,企业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驱动力,其中,金融行业也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在减速换挡中由高增速向高质量转变,金融市场需要深刻理解“稳中求进”的倡议,积极服务对社会经济结构深层次问题的逐步化解,服务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等国家倡议,实现中国经济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扬弃。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所言,金融机构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要追求质量的提升,要做百年老店,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金融机构很难长久。梅恺威在今年9月的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看待创新,不能仅仅局限于为企业创造利润这个层面,还应该看到它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捷信将CSR融入企业价值观和发展倡议中,并逐步探索出兼具金融行业特色与社会大众需求的公益项目,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2018中国财经峰会(冬季论坛)评选中,捷信获评“年度杰出企业社会责任奖”,在第八届中国公益节上还荣获了“2018金融科技企业社会责任典范奖”。未来,捷信仍将持续助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并将持续贯彻创新的CSR倡议,切实解决更多层面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