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转向“造血”

发布时间:2022-06-17

如今,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应当担负起社会责任,这已成为一项共识。企业因创造财富获得发展,又因承担社会责任更具社会价值。然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非简单地投入或“烧钱”即可,还需要讲究策略方法,才能增进企业、行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利益,实现各方共赢。近年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升级,从捐钱、捐物到为贫困地区进行教育扶贫、对接优质项目资源进行产业扶贫等,从早前的“造福”走向了“造血”。

新意义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提高声誉

当提到企业社会责任(CSR)时,有人会认为是从公司的盈利中分出一部分来回馈社会,做公益慈善、保护环境等项目,将其视作企业的一种“负担“。然而,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却认为,企业社会责任非但不是企业的负担,还可作为提高企业多方面成长的核心,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驱动力。

“企业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享用社会资源获取利润同时肩负着社会责任。“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多年的广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黎友焕曾在公共平台发表观点,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实现财富优化配置的良好途径,是调节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有效杠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稳压器,是公共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屏障。

  在黎友焕看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社会公众的期望,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需。从短期看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成本上的影响,但从长远规划,企业是其行为的最大受益者。担当了社会责任以后,社会对企业的认可度提高,社会对企业的产品需求也会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据了解,剑桥幸福亚太研究院曾以“21世纪的幸福企业”为研究专题,通过分析研究大量企业数据及案例,深入探讨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带来的实际好处:提高企业利润率与投资回报率;加强品牌建设,赢得顾客信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员工使命感、幸福感及满意度;降低运营成本。

 此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是提升企业声誉的重要举措。目前,企业声誉正逐渐成为企业价值的核心和竞争主体。“企业声誉是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彰显,是商业文明的标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朱泯静向记者表示,尤其在网络时代,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外部性在放大,高质量履行社会责任显著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是新时代企业竞争的制胜法宝之一。

互联网时代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导向,越发强化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努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声誉,以保持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份额。有实证研究发现,在消费者仅能获得少量相关企业信息的情况下,企业所从事的慈善捐赠活动有助于其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有68%的被调查消费者宣称因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声誉而购买了其产品或服务。

新模式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模式创新

长期以来,企业都是我国公益事业的主力军,而做公益也早已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常见的方式包括捐款捐物、发动员工进行志愿服务等等。不过,如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模式也从捐款、捐物到为贫困地区对接优质项目资源、进行教育扶贫等,模式在不断创新升级。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很多企业就通过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碧桂园为例,从2010年至今,就陆续在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为村民建设美丽整洁的新农村家园。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碧桂园2018年12月起就携手抖音展开精准扶贫农产品发现之旅“守味家乡”公益计划,通过“美食互动+公益帮扶”这种创新公益行动,引发网友为“家乡扶贫特产”打CALL,实现多赢效果。

中国农村不乏特色产品,缺的是如何进行产销对接,让农产品“出村”。为此,碧桂园今年还成立了贫公益品牌“碧乡”,通过构建产销对接平台,帮助贫困县打开农特产品销路,打造良性循环的产业链销售模式,让更多人一起来进行“消费扶贫“。

其中,发展教育扶贫是拔除穷根的关键,也是很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选择。在扶贫策略上,碧桂园较早投身教育,通过开办国华纪念中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对贫困学生提供全免费的高中和大专教育等;恒大集团也制定了一整套教育扶贫体系,涵盖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培训、职业教育、贫困生帮助等方面,力求真正从源头做到“拔穷根”。

此外,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也会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及优势为社会解决需求。比如广州供电局通过开展关爱流动儿童和孤寡老人、组织“好奇电学堂”知识进校园活动、举办电力之美环保装置艺术展等一系列暖心志愿服务,将电力发展的成果,回馈至广大民众;拜博口腔通过建立爱牙公益基金,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为市民群众进行免费口腔检查;尚品宅配启动“爱尚计划·爱上学“公益项目,利用家具定制优势,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捐赠定制课桌椅,改善就学环境,为来广州就医的重病儿童居住公寓“广州小家”提供全屋家具定制服务等;广州农商银行太阳公益基金会“太阳·无声的爱”听障儿童帮扶项目,为每位需要植入人工耳蜗的广州市户籍贫困家庭孩子提供5万元人工耳蜗手术补贴、1万元后期康复补贴,该项目至今已帮扶近百位听障儿童走入有声世界。

新途径

从“造福”走向高质量“造血”

以往,多数的企业在谈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时,较多是以慈善项目、扶贫项目等直接给钱、捐物的方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于救急类等短期项目具有较好帮扶作用。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时代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式也应转向高质量模式,以造血为特点,履行更具实用意义的社会责任。

实践证明,通过产业带动的“造血式”扶贫是较好的方式,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更是贫困群众长期稳定脱贫的保证。恒大集团在这方面就创新了产业扶贫模式,比如在贵州大方县创新设计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面向全国公开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扶贫链条,从根本上健全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运用市场手段,将分散的土地适度流转,集中连片建设成产业基地,再把贫困户组织起来,组建合作社进行合作劳动,让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同时,在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吸纳就业扶贫等方面探索出的新路径,也实现了贫困户持续增收和稳定脱贫的目的。

在新时期下,企业又该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呢?在朱泯静看来:“一是为不同群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福利。如关注员工诉求提供更人性化的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技能培训机会实现高质量就业;为特殊群体或是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他们实现自立。二是建立教育基金,帮扶贫困家庭子女上学;三是企业分享掌握的大数据,新方式践行社会责任。”

不过,履行社会责任是需要投入资源和精力的,企业应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朱泯静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坚持依托企业核心业务开展可持续的社会责任的原则。“一是在新媒体、网络领域,探索保护公众隐私、财产安全的方案,履行社会责任。如腾讯建立网站、热线、产品举报渠道,及时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行为,保护公众;二是从节能环保、提高效率角度加大企业创新,为保护环境提供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