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我国进入环境保护税首个征期。当天上午,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人员从上海浦东新区税务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上海市开出的首张环境保护税税票。这也是全国首张环境保护税税票,标志着环境保护税在全国顺利实施。
今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标志着我国有了首个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税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大自然当作污染物的净化场所,任意排放污染物,而不支付任何费用。虽然,从2003年起,我国出台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即排放收费。不过,从实践来看,“收费治污”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能真正做到按条例办事的并不多,另一方面“排污费”往往成了污染企业的挡箭牌和护身符,认为只要交了“排污费”便可心安理得随意排放污染物。
如今《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升格为《环境保护税法》,由费改税,国家统一税收。由于征税可做到一视同仁,这就避免了排污费在操作上产生的一些地方政府灵活性过大的问题,堵住了地方政府想减免就减免、想增收就增收的空间。可以说,环保税的开征,对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是一种极大的助推作用。
当然,“环保税”只是对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是一种正常性收取,不能指望“环保税”的“一税则灵”,尤其是要让“环保税”不再只是“排污费”的另一个翻版,需要“环保税”的具体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跟进,在征收之外,应强化污染排放的附带问责机制,进而用市场调节和监管的手段,敦促企业承担起该担负的社会责任。
环保税开征,掀开环境保护新的一页,让排污企业多了一道紧箍咒,不仅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的清洁生产能力,也能督促企业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有效遏制污染物的排放。一言以蔽之,只有环境保护更上一层楼,才是“绿色税制”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