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借力业务优势 海航通航务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发布时间:2022-06-17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海航通航坚守的理念。面对国家产业规划、精准扶贫、发展教育、实业报国、应急救援等“大议题”,海航通航的6大模块结合业务优势给出了务实的答案。借助十余年积蓄的通航业务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最终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是海航通航集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坚定路线。

响应规划,组建通航投资集团

随着我国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对拉动经济的作用明显增强,人民对通用航空多样化的需求也日益凸显。2017年伊始,国家陆续释放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的信号,并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今年两会上强调,要推动通航与民航的两翼齐飞,让通航这个极具魅力的黄金产业,带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面对我国落后的通用航空产业现状和政策春风的支持,海航通航投资集团在2017年3月应运而生。通过整合旗下公务航空、通用航空、航空培训、高端旅行、海航创新和通航产业园6大模块、65家成员公司,海航通航立志促进中国通航产业的发展,缩小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差距,并落脚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

精准扶贫,发挥通航资源的区域辐射力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扶贫开发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并在日后多次阐述和丰富扶贫概念的内涵。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再一次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足见扶贫决心。

如何利用业务优势推进精准扶贫?海航通航明确了“通航扶贫”的战略思路——面向贫困县及农林牧区,延伸通航产业运营链条。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地区的交通发展程度成正比,通过帮扶有区位优势的贫困地区发展通航产业,可以联合带动当地的产业升级、促进就业、提高效率,最终助力脱贫。比如,通航航空模块中的直升机拥有成熟的货运资质与能力,既可以向农林牧地区居民提供优惠的航空价格,又能与物流相结合提供更便捷的运输服务。

发展教育,产教融合培养通航人才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为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航空培训模块中,海航通航正在依托海航航校的资质和训练资源筹建三峡航空学院。成立之后,三峡航空学院将成为国内第一所依托企业办学的本科飞行学院。无论对通用航空还是运输航空,学院都将为中国的飞行产业输送专业人才、激发行业活力。

实业报国,助力深化供给侧改革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资源从产能过剩产业流动到有高需求的新兴产业去,坚持“三去一降一补”。而“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海航通航集团CEO张鹏表示,“海航通航做通航产业的投资,主要的方向就是去做实业,通过通航基础设施的建设、专业技术和人才的输送、通航产业园的开发、通航扶贫的开展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就业,促进消费,最终还是要服务现有的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通航产业园模块,海航通航已与新疆麦盖提、北屯,江西赣州宁都、安远,安徽砀山等地区签署了通航产业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低空通用航空技术发展,特别是无人机技术,面向农林牧区居民提供优惠的通用航空服务。利用通航飞机作业,实现播种、灌溉、灭虫、生产区巡护、抢险救灾等通航业务,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增加农林牧区居民收入,以通航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进步。

应急救援,第一时间保障国家任务

通航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成为其执行应急救援作业的天然优势。自2011年开航以来,首航直升机公司秉承“举业为民,感恩社会”的宗旨,累计应急救援时间300多小时,转运救治商患100多人,打造了京津冀地区直升机空中应急救援服务网络。而拥有更强运力的公务机则大大拓展了救援的距离。金鹿公务航空曾顺利完成了迎接被日本非法扣押的詹其雄船长回国、在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中从越南撤侨、护送福建永定泥石流事故中重伤台湾同胞返回高雄等任务,累计执行国内外大型救援任务达十余批次。

未来,海航通航将持续发力,响应号召,在推进中国通航产业发展的同时立足大众,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