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近40年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由过去主要以引进来为主转化为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踏步‘走出去’并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特别是在当前反全球化、逆全球化之下,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对我国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走上去’,特别是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在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社会责任公益盛典”(以下简称“公益盛典”)上表示。本次公益盛典由新华网、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
国家明确要求国有企业要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在致辞中表示:“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攻坚是我国的成功经验,作为有责任感的企业要率先行动起来,履行社会责任。”
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巡视员刘源表示,近年来,中央企业结对帮扶246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中央企业各分支机构按照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要求结对帮扶数千个扶贫点。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加快绿色发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安全发展;并且在应对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真脱贫要靠输血。定点扶贫、社会捐助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国投5000亿元资产有75%投资在中西部地区。经过22年努力,国投把主动参与国家战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融入血液,成为国投发展的新动能。公司党组做出决议,把养老、健康、环保、人工智能、检验检测、先进制造业等作为国投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副总裁、党组成员钱蒙表示。
曲天军进一步指出,脱贫攻坚对企业提效升级提出了内涵要求,一是企业不分大小都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二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要求在力所能及情况下让更多企业参与;三是督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领、帮助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创收致富,带动贫困劳动力提高应用科技的能力;四是发动企业带动作用,使产业效应和贫困户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五是加大力度支持深度贫困地区。
经历了近10年的探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跨国企业一直是全球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不少外资企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了支持中国社会发展的各项公益活动。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李玲表示,改革开放近40年来,外资企业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受益者,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者。目前,外资企业开展的公益活动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在形式、内容上不断深入和创新,与精准扶贫、环境保护、创新创业、医疗健康等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此外,根据企业与企业家在2017年履行社会责任的综合表现和贡献,本届公益盛典还推选出“特别贡献奖”“杰出企业奖”“杰出人物”、“扶贫奖”等七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