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智库、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承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与负责任投资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论坛发布了首个推进“一带一路”中资企业社会责任路线图,提出了推动“一带一路”中资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三大机制、五项原则和四个行动,旨在联合各方,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资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更加凸出,国际社会对企业开展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必然要求中资企业以更加负责任的方式开展运营,应对经济社会环境挑战,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贯彻“一带一路”提出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理念。
“一带一路”中资企业社会责任路线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这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第一个由行业协会发起的有关在“一带一路”沿线推进中资企业社会责任的倡议。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主任、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智库秘书长、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所长王晓光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路线图的基本原则、推进机制和主要行动。路线图提出,未来将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沿线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举行社会责任相关论坛和培训交流,促进有关各方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方法的认知;充分利用各个渠道,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联合各方开发制定《“一带一路”中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指南》及相关工具,与联合国际机构、行业组织、专业机构等围绕提升中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能力相关内容开展专业培训、现场交流、案例传播、试点基地建设等工作;发挥“一带一路”工商协会联盟联动作用,依托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一带一路”云平台资源优势,搭建多方沟通参与平台,以更好的传播、沟通、交流社会责任理念、方法和良好实践;组织开展“一带一路”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的调查评估,了解最新进展、发现问题挑战,为深入开展与持续改进推进工作提供依据与支持。
与会专家认为,“一带一路”中资企业社会责任路线图的推出,将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区域的中资企业提升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水平。
王晓光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实现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中国政府要求中资企业“按属地化原则经营管理,积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因此,推进“一带一路”中资企业的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是配合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在于帮助中资企业更好地开展海外运营,减少海外经营中的社会和环境风险。
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智库专家海外社会责任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峻峰表示,路线图是“一带一路”规划公布以来的第一份有关社会责任的倡议,它将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工商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负责任运营实践的决心,发出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声音。
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智库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研究院副研究员李丽强调,以往的社会责任倡议大多都偏重于要求企业对社会、社区、环境等承担责任,有意无意回避企业的经济责任,“这本身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违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李丽还指出,此次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的路线图以及后续将要开展的社会责任能力提升项目,都是要激发企业的内生需求,让企业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企业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不只是外部相关方的要求。
此外,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智库与瑞士BHP公司在论坛上联合启动了首个“一带一路”可持续投资指数项目,旨在创立“一带一路可持续投资指数”,推动“一带一路”相关领域的可持续性投资。